当前位置: 医药代理网 » 医药资讯 » 深度 » 正文

终止两款产品研发后,歌礼还有哪些故事可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7-16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33
核心提示:歌礼制药的高开低走。

近日,歌礼制药发布《关于二零二二年度资产减值拨备;业务更新;及所得款项用途变更》的补充公告。公告中透露,歌礼制药将终止治疗肝癌的候选药物ASC06以及HIV新药ASC09的开发。

image.png

图片来源:歌礼企业公告截图

据悉,ASC06是一种采用RNA干扰递送技术开发的系统性递送治疗药物,是2012年歌礼制药从Alnylam引进的用于肝癌治疗的药物。不过,随着RNA干扰递送技术的研究进展,ASC06采用的RNA干扰递送技术已过时。因此,ASC06可能无法展现如先前预测的市场竞争优势。所以,歌礼制药表示决定不再继续进行ASC06的研发。

ASC09则是一种HIV蛋白酶抑制剂候选药物,拟开发用于治疗HIV1型感染。然而,治疗相同适应症的替代产品(如HIV融合抑制剂药物)已在中国获批上市,已成为治疗HIV1型感染的主流药物,并相较于蛋白酶抑制剂类表现出更佳的疗效、安全性及耐药性。因此,相较于此类替代品,ASC09可能没有竞争优势,故决定终止ASC09的研发。

同时,歌礼制药还表示不再积极营销和推广其HCV(丙肝)产品。一方面是因为HCV市场医疗保险竞争格局的变化,导致HCV产品的毛利率降低;另一方面《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的建议可能会限制歌礼HCV产品的未来临床应用。

因此歌礼制药做出如上决定,并计划重新分配资源至其他管线产品以把握未来市场机遇。

曾几何时,歌礼制药被业界誉为“中国本土丙肝第一家”,如今股价却遭遇脚踝斩,总市值(20.87亿港元)仅有刚上市时的四分之一。短短几年间,歌礼制药经历了什么?其管线中还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产品?歌礼制药能触底反弹吗?

歌礼制药的高开低走

2013年,在歌礼创办之初,公司便瞄准了慢性丙肝市场。2013年,歌礼从罗氏引进达诺瑞韦(戈诺卫)抗丙肝病毒药物。其中达诺瑞韦与长效干扰素和利巴伟林合用,丙肝治愈率可达97%。在当时国内丙肝治疗方案主要是“长效干扰素和利巴伟林”联合疗法,治愈率只有60%左右。另外这一疗法治愈周期长达48周—72周,而达诺瑞韦只需12周。因此,达诺瑞韦若能在国内迅速获批,前景不可估量。

不过,歌礼制药并非满足于此。为了走在丙肝治疗的前沿,歌礼于2014年从美国生物制药公司Presidio引进了拉维达韦,这是一款全口服、不含干扰素的丙肝治疗新药,对丙肝的治愈率高达99%。

有了这两款丙肝药物的助阵,市场对歌礼制药的期待值拉满。2018年,港交所对主板上市规则进行了改革,允许未有收入、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请。2018年8月,歌礼制药率先登陆港股,成为18A第一股。凭借两款还未上市的丙肝治疗产品,歌礼发行估值近153亿港币,投资者超额认购近10倍,上市当天收盘价为14港元/股。

然而上市即巅峰的戏码在歌礼制药上演,此后其股价不断向下。本来歌礼制药是想凭借达诺瑞韦、拉维达韦对国内丙肝药物进行降维打击,然而2015年,国家药监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中国创新药引进开始提速。

当2018年,歌礼制药的达诺瑞韦(戈诺卫)在国内获批上市时,吉利德的丙肝药物“吉三代”丙通沙也在国内获批,而且通过口服一日一片,12周即可清除丙肝病毒。

另外,百时美施贵宝、艾伯维、默沙东的多款口服抗丙肝病毒药物也都在中国获批销售。2019年医保谈判时,吉利德和默沙东的丙肝药物产品以降价85%的代价入围,而歌礼制药遗憾出局,这导致达诺瑞韦市场空间大大压缩。

即便2020年拉维达韦(新力莱)正式在国内获批上市,彼时国内丙肝药物已然泛滥,因此拉维达韦也未能扭转格局。

在两款丙肝产品都失去竞争力的情况下,歌礼制药短期内已经没有任何想象空间了。这也是公司上市即巅峰的原因。

终止派罗欣推广服务,业绩承压

近几年来,支撑起歌礼业绩的产品主要是其代理的罗氏肝病老药派罗欣(Pegasys)。这是一款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是一种经由对人体内自然产生的抵抗病毒的蛋白质进行修饰的长效干扰素。作为肝病领域的一款经典产品,派罗欣于2003年和2005年分别在中国获批用于丙肝和乙肝的治疗。

2018年11月,歌礼生物与罗氏签订合作协议,自2018年12月起在中国大陆市场独家销售、推广派罗欣,并有权获得一定比例的销售收入作为对价。

此后,派罗欣的推广一直贡献歌礼绝大部分收入。2021年,歌礼制药的销售总收入为7688万元,其中,超过90%的收入来自代理产品派罗欣;2022年上半年,在歌礼制药3822万元的销售收入中,派罗欣推广服务收入约3300万元。

不过,这一切在2022年底发生了改变。随着疗效更突出、更安全的核苷酸类产品诞生,干扰素市场正逐渐被替代。2022年9月,歌礼与罗氏完成补充协议的签署,歌礼将于2022年12月31日起终止向罗氏提供派罗欣的推广服务。

歌礼制药在公告中解释称,合作终止的原因,主要是基于罗氏对派罗欣在中国大陆地区市场策略的调整;双方合作终止后,罗氏不会再寻求其他合作方,也不会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派罗欣的商业推广。

对于拥有数量庞大的商业化产品管线的罗氏来说,部分产品退出市场对公司业绩影响甚微;而对于歌礼而言,合作的终止,使其骤然失去了超过八成的核心商业化产品,这将对歌礼制药带来较大的营收缺口,无异于击中了歌礼的命门。

那么面对接二连三的打击,歌礼制药如何重振旗鼓呢?

歌礼制药还有哪些故事可讲?

目前,在所有在研产品里,歌礼寄予厚望的是从康宁杰瑞引进的PD-L1抑制剂恩沃利单抗,目前开展了多个针对乙肝的临床研究。乙肝在全球影响将近3亿人,国内高达8600万人。目前,乙肝的彻底治愈仍然无望,但是其功能性治愈却是可以够到的小目标。

所谓功能性治愈,即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HBVDNA持续检测不到、HBeAg(乙肝E抗原)阴转、伴或不伴HBsAg血清学转换。

PD-L1抑制剂治疗乙肝的理论基础是,通过靶向抑制PD-L1/PD-1免疫检查点通路,从而解除T细胞的免疫抑制,使得T细胞有余力来攻击乙肝病毒。

今年2月,歌礼宣布恩沃利单抗用于慢性乙肝治疗的结果积极,42.9%的患者在治疗中实现了乙肝表面抗原的清除。

目前全球范围内都未有乙肝治愈药物上市,若恩沃利单抗能实现乙肝功能性治愈,那么等待它的将是一片巨大的蓝海市场。据普华有策数据,仅中国乙肝药物市场,在2030年就将达到723.3亿元。

除了乙肝市场外,歌礼制药还有多款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适应症的自研产品正在积极推进中。其自主研发的THR-β(甲状腺激素受体β)激动剂ASC41治疗NASH已进入II期临床阶段,是国内进展最快的THR-β激动剂;FXR(非甾类法尼醇X受体)激动剂ASC42已在中美两国开展NASH适应症临床试验,有成为同类最佳的潜力。

发发发.png

图片来源:歌礼官网

另外,歌礼的FASN(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ASC40治疗痤疮适应症的Ⅱ期临床试验已达到主要及关键次要终点;此外,ASC40还被开发用于脑胶质瘤和NASH的治疗。

嘎嘎嘎.png

图片来源:歌礼官网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中国的NASH患者在2016年就有约3280万人,预计2030年将达到4800万人,目前尚未有针对NASH的药物获批上市。

此外,歌礼还开发了抗新冠病毒药物——3CL抑制剂(ASC11)和RdRp抑制剂(ASC10),但两款药物至今仍在I期临床。而国产新冠口服药目前已上市4款,歌礼后续面临的竞争将非常激烈。

歌礼制药从登陆港股时的14港元/股的发行价,短短几年时间,就跌落至1.92港元/股,其高开低走的结局,与产品力、临床进展速度不无关系。目前其研发管线已开始转向,现金流状况短期来看也较为乐观(截至2022年6月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4.84亿元),至于能否依靠乙肝功能性治愈和NASH两大蓝海市场触底反弹,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

1.歌礼公告,官网

2.《与罗氏分手,歌礼制药快要没药可卖了》,蒲公英Ouryao,2022-09-20

3.《那些18A创新药企都还好吗?》,深蓝观,2022-05-05

文末标志.png


打赏
 
关键词: 全国,歌礼制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医药资讯
点击排行